村网通总站 西鸣水村 169507.nync.com 欢迎您!
来源:长治日报 2017/11/30 浏览次数:3次
思路一变天地宽。 11月26日上午,冬日的阳光弥漫于一望无际湛蓝的苍穹。在壶关县店上镇店上村旱地西红柿种植户王志明家,他正抱着孙子在院子里晒太阳,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说起今年种植旱地西红柿和豆角的收成,王志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今年他流转土地20多亩,种植旱地西红柿15亩,豆角5亩,纯收入大概在10多万元。 近年来,壶关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出一条适宜该县实际情况的脱贫路。 壶关县现有耕地33万亩,人均耕地1.1亩,多为中低产田,亩均产量和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为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农户亩均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该县农业种植业以省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为指导,以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目标,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各农作物种植区域逐步趋于合理。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旱地西红柿、中药材、花卉等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以玉米、谷子、马铃薯种植为辅,其它作物为补充的种植格局。此类种植经营模式成为广大种植户脱贫致富的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壶关县农委立足全县实际,规划产业发展,通过“打好三张牌,走活一盘棋”,即打好“旱地西红柿、花卉、中药材种植”这三张牌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农民经纪人,电子商务平台,努力打开农产品销路,让壶关的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该县农委组织全县旱地西红柿种植带头人赴北京,就壶关旱地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销售进行了考察学习,并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打开了该县旱地西红柿走向高端市场的大门。同时,制定奖补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调整全县种植业结构为主线,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目标,出台了《关于印发<壶关县2017年特色农业产业资金补助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全县特色产业的相关补助政策,确定了以旱地西红柿种植、花卉种植、中药材种植的三大主导产业为优势产业,并分别对其制定了相关详细的补贴政策,进一步促进全县产业结构调整。 为让种植户切实掌握旱地西红柿种植技术,每年该县农委下派150余名农技干部、驻村挂职干部、区域站农科员、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指导教师深入旱地西红柿种植村,大力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开展旱地西红柿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种子选购、旱地西红柿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在农业生产关键季节,县农委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在壶关县东井岭乡北行头村建设了1个千亩玉米套种马铃薯示范片,在五龙山乡池后、杨家堆2个村建设1个高粱示范点。通过开展试验示范,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该县以成功申报“壶关旱地西红柿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契机,加大壶关特色农产品“三品一标”申报登记力度,推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步伐,提升壶关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和气候特点,通过农资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重点打造晋庄旱作谷子、石坡马铃薯和东井岭玉米等几个粮食高产示范区,引导农民科学种田、高效种田。通过典型引领,试验示范带动,以点带面,促进广大农民朋友发展特色种植业。另外,主动与优秀药企对接,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订单农业模式,适度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力争让中药材种植成为壶关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建成了康乃馨花卉标准化种植园区,壶关县祥泰花卉产业示范园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电子商务,以公司为龙头,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民承包、股份制合作、务工等多种方式参与合作,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壶关县打造成华北地区最大花卉种植基地及花卉交易市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从壶关县店上镇到石坡乡,从种植旱地西红柿到发展马铃薯等,壶关县因地制宜,坚持把高效特色种植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常乾栋) |